优质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4章 司马光(第1页)

司马光在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勇敢。七岁时,他听闻别人讲《左氏春秋》,便深深喜爱上这部史书,不仅能熟练背诵,还能准确讲出其中要义。在那个年纪,许多孩子还在嬉戏玩耍,司马光却已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力。

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一群孩子在庭院中玩耍,一儿不慎跌入瓮中,其他孩子惊慌失措,纷纷弃去。唯有司马光沉着冷静,迅速搬起石头砸破瓮,使水流出,成功救出了落水的同伴。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司马光在危急时刻的勇敢和机智,以及他超越常人的心理素质和逆向思维能力。此事不仅在当时的东京和洛阳被画成图画广泛流传,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他的勇敢行为得到了众人的赞叹,一位老人激动地称赞他:“自古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救人,真是好样的!”司马光少年时期的这些表现,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步入仕途,直言敢谏

(一)为官清正,不畏权势

司马光步入仕途后,始终坚守原则,为官清正,不畏权势。嘉佑中,内臣麦允言去世,念其以前有军功在身,皇帝特赐其卤簿。司马光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古不以名器假人。允言近习之人,非有大功大勋而赠以一品,给以卤簿,不可以为法。”司马光的直言不讳,体现了他对礼法的尊重和对国家制度的维护。

皇佑三年,太师中书令夏竦去世,仁宗念及旧情,赐谥号“文正”。司马光认为赐谥号国家有严格规定,先由太常礼院根据其功拟定谥,然后由群臣议定,再报请皇帝批准。而仁宗不经过群臣详议,私赐谥号,极为不妥。再者,夏竦生前奢侈无度,聚敛无厌,内不能以道德礼仪管家,外不能以忠君爱国立功,岂能获“文正”谥号。司马光两次上书,直谏仁宗取消所赐谥号。仁宗虽然不爱听,但认为他说得确实有道理,于是,交太常礼院审定后,将谥号由“文正”改为“文庄”。

(二)劝立皇子,稳定朝纲

司马光深知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数次上书宋仁宗确立继承人,以稳定朝纲。宋仁宗没有儿子,许多朝廷重臣曾劝宋仁宗早日选定太子,可是都被宋仁宗拒绝。此时,满朝大臣无不忧虑。几个月后,宋仁宗的病情稍见好转。并州通判司马光三次上书,奏请宋仁宗立太子。御史中丞包拯也进言:“臣请立太子,是为宋朝的天下。我年已七十,而且无子,绝不是为自己今后打算。”宋仁宗很感动。

后来司马光进京,面奏宋仁宗:“臣在并州三次上书,愿陛下果断力行。”宋神宗说:“为立太子的事吧?忠臣之言。”退朝以后,司马光急忙去见韩琦,说:“倘若不及时立太子,他日再想说就晚了。”韩琦拱手说:“敢不尽力!”这时,江州吕诲的上书,也送到韩琦这里。韩琦进宫,把司马光、吕诲的上书读给宋仁宗听。宋仁宗说:“朕有意久了,究竟何人可立为太子?”韩琦连忙答道:“这事非臣等所敢私议,请陛下自择。”宋仁宗说:“过去宫中曾抚养二子,年少的不聪慧,还是立年长的宗室吧!”韩琦听罢,极力赞成。在赵曙入宫一事中,司马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朝廷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反对变法,坚持己见

(一)变法分歧的根源

北宋中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社会问题。王安石主张变法以富国强兵,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来改变国家的困境。而司马光则认为变法过于激进,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两人在理念上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国家治理方式的不同认知。司马光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以伦理纲常为基础,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改革。他认为国家的稳定和秩序是至关重要的,而王安石的变法可能会破坏这种稳定。

(二)反对新法的立场

司马光坚决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尤其是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等。以青苗法为例,王安石本意是在农民青黄不接时,由政府贷款给农民,以缓解农民的困境,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司马光认为这一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政府以20%的年利率贷款给农户,虽然看似低于民间高利贷,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可能会强制农民借贷,甚至擅自提高利率。这不仅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反而可能使农民陷入更深的困境。

(三)坚持反对的原因

首先,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措施过于简单粗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青苗法,如果朝廷不下达指标就无法推行,如果下达指标下级官吏就会胡作非为。其次,司马光对王安石用人不当提出质疑。王安石任用吕惠卿等人,这些人在变法过程中成为党争的工具,使得变法偏离了原本的方向。再者,司马光认为开源就是盘剥百姓。他主张节流节省开支,认为北宋的官僚集团庞大且俸禄高,节流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关键。最后,司马光在宋辽关系上坚持以和平为主,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可能会引发战争,破坏和平稳定的局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着书立说,成就斐然

(一)编纂巨着《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编纂过程可谓漫长而艰辛。司马光自嘉佑年间就开始准备工作,他平素喜好读史,深感自司马迁、班固以来,史书虽多但文字繁冗、纲目不清,于是决心编写一部为皇帝提供历史经验的史书。

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分为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三个主要阶段。司马光和他的团队广泛查阅大量史书、文献和记载,搜集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各种资料,为确保资料准确性和权威性,进行严格考证和核实。在整理与分析阶段,司马光采用系统方法,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年代和事件进行分类整理,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注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影响,对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进行描写和分析。

在文风与体例上,司马光选择简明扼要的叙述风格,以平实的语言、简练的文字,对历史事件进行准确叙述和分析。他的文风简洁明快,注重事实描述和思想阐述,使《资治通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资治通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涵盖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作为历史的借鉴,为后世提供了极其有利、重大的阅读意义。它虽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但所包含的时间长,且取材广泛,保存的史料尤为丰富,在古代史学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为后世史家所推崇。

(二)其他着作及学术成就

宜修:这个皇后爱谁谁,我不当了  开局网恋大蜜蜜,吹的牛都成真了  瘸子的剑  重生65,女儿别怕,爹爹有系统  我有一刀,专砍大凶之物  四合院:隐藏幕后,孽杀众禽!  大唐秦公子  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  重生2008,从欧洲杯开始  家族崛起:云梦  今日洞房,明日下堂,后日去流放  雪将尽  当人类灭绝后,我非常的想念他们  从将军庙开始的修仙生活  起航1992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乔丹,要不要和我学做老板?  带着空间穿七零,赚钱搞事样样行  赵二驴的降妖之路  文娱逆袭之灿烂人生  

热门小说推荐
武林店小二

武林店小二

江湖日报讯肯麦郎连锁客栈享誉大明各府,其总部却是京城一家名为来福的小客栈。来福客栈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即便费用高昂,上到各派掌门下到江湖游侠,都挤破脑袋想去来福客栈吃顿饭。记者有幸请到武林盟主,揭开来福客栈的秘密!来福客栈日常一幕少林方丈,你怎么吃饭不给钱啊?偶弥陀佛,出家人身无分文,这顿饭可否算作化缘?不行!武当掌门没钱吃饭,还在后院洗碗呢!你若不给钱,就去洗茅房!来福客栈日常二幕丐帮长老,瞧你样子就没钱吃饭,你来客栈干啥?听闻来福客栈可以拿东西抵押,我这里有本上乘的秘...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

极品捉妖系统

极品捉妖系统

万众瞩目之下,楚浩扔出一柄剑这轩辕剑你拿好,以后别在我面前装逼。这天,这地,这沧海,这宇宙,谁都无法阻止我。ps看完了?新书搜索从诡秘复苏开始不当人推荐票刷起来,让我们再次征战。...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