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0章(第1页)

王源笑道:“臣正要为陛下分说。臣刚才说了,安禄山一死,对平叛大业是有很大好处的,好处不在于立竿见影,而在于叛军内部的局势。安禄山活着的时候,无论其手下将领多么桀骜难驯,但他们却对安禄山服服帖帖。很简单,一则他们都是跟随安禄山多年的部下,受安禄山提拔重用之将,当然对安禄山敬畏有加。包括史思明,和安禄山是总角之交,又受安禄山举荐,这才从籍籍无名之人成为了平卢兵马使。安禄山放手让他统率平卢节度所属五万兵马同契丹人呢作战,可谓是成就了史思明。正因为如此,史思明才对安禄山死心塌地,甘愿受他驱遣。”

“确然如此,当初安禄山曾多次向朕举荐史思明。朕甚至不知这史思明有何功绩,但朕基于对安禄山的信任,故而准许他对史思明加以提拔。哎,朕当初也是被安禄山蒙蔽了双眼,竟任由他提拔亲信,拿朕的恩宠作为他私人的笼络人心的筹码。朕悔之不及。”玄宗叹道。

第910章遗愿(一)

最近玄宗这种自我批评的话说的有点多,在王源面前就说过多次,王源知道这不过是玄宗的一种手段罢了。当真悔过的话便该向天下人悔过,而非私下里唠叨这些。当真悔过的话也不至于依旧暗地里玩出那么多的花样来,这样的话不过是说给自己听而已,其实他一直都没觉得自己是错的,错的都是别人而已。

“陛下不用自责,往事已矣来者可追,往前看便是,无需再想那些事。目前的情势是,安禄山死了,安庆绪即位为伪大燕国皇帝,情势便不同了。史思明会听命于安禄山是因为安禄山于他有恩,但安禄山一死,安庆绪怎能镇住史思明这等桀骜之人?臣所言安禄山之死于平叛有利的话便是基于此的判断。臣认为史思明这个人一定不会听命于安庆绪,他们之间必生嫌隙。史思明手握十余万大军,兵力几可占叛军兵马的一半,且都是精锐骁勇之兵,怎会将安庆绪放在眼里?”

“你是说……史思明和安庆绪会翻脸?他们会窝里斗?”玄宗皱眉道。

王源点头道:“很有可能。臣还有隐情禀报,陛下听了之后一定会和我有同感。”

“哦?何种隐情?”玄宗忙道。

“高仙芝的信中没有说明安禄山的死因,但他却让送信的兵士告诉了臣一个小道消息,关于安禄山死因的小道消息。”

“安禄山的死因?不是因为身上生了毒疮无治病死的么?难道还另有原因?”玄宗讶异道,他还真不知道会有隐情,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密信中也只说安禄山因身上生了毒疮不治而死,根本没有提及其他。

“也许只是病死的,但私下里的小道消息却说是安庆绪篡位弑父。因为安禄山想传位于幼子安庆恩,惹恼了安庆绪。所以安庆绪串通叛贼军师严庄,深夜入宫杀死了安禄山。”

“什么?”玄宗惊愕道。

王源沉声道:“此为小道消息流传,故而高仙芝并没有在信中写明,只是让送信的兵士告诉了臣。然臣来时思虑再三,反倒觉得这小道消息似乎更为可信。区区毒疮怎会让正值壮年的安禄山就这么死了?而且是这么的突然,事前毫无征兆。而且据闻严庄的五万征南兵马全部开进了洛阳城,这是极不正常的。臣分析,定和安禄山之死有关。”

玄宗沉默良久,微微点头道:“你这么一说,朕也觉得甚是蹊跷了。”

王源道:“即便小道消息不实,但陛下您想一想,这样的消息四处流传,身在长安的史思明听在耳中会怎么想?本来就对安庆绪不服,听到这样的消息会如何?若是史思明和安庆绪之间乱了起来,岂非对我平叛大业极其有利?”

玄宗想了想道:“那又如何?史思明如今在长安被我大军困住,他就算想和安庆绪闹起来,怕也是鞭长莫及吧。”

王源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臣认为,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但不能逼急了史思明,或许还应该放虎出笼。”

“怎么个放虎出笼?”玄宗道。

王源道:“臣决定将神策军撤离长安,退守长安以西邠州金州一带,给史思明造成我大军无力攻城的假象。”

“什么?你想撤兵?”玄宗又是一惊:“为何如此?”

“因为那样一来,也许便可坐山观虎斗了。”王源沉声道:“史思明因为安禄山之故而死守长安。若他怀疑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继位,他又被我困在长安。我大军一旦撤离,他也许会立刻率军逃出长安,不会遵循安庆绪的命令死守。若他当真这么做的话,长安岂非唾手可得。这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他若弃守长安,安庆绪必会严惩他,史思明手握重兵,搞不好他们便会窝里斗,这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玄宗皱眉道:“但史思明若是不按照你所想的逃离长安呢?你这大半年来大军好不容易形成的困守长安的态势岂非付之东流?若叛军再增兵长安,岂非更难攻打?”

王源摇头道:“他若执迷不悟,明年春天我大军再临城下发动攻城便是。至于陛下所担心的叛军增兵长安之事,臣倒是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增兵长安反倒是好事,臣反而担心他们挥军南下攻我东南之地,那才是最要命的。”

玄宗站起身来缓缓踱步,半晌道:“王源,朕担心,若此次撤兵情势不如你所预期的那样,怕是会让你背负骂名。你可要想清楚了。”

王源呵呵笑道:“骂名?臣怕什么骂名?臣只要能顺利平叛,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管。臣又不是畏敌溃逃,只是战略撤离而已,不明其中之理的人才会乱骂人。臣只需对陛下解释,其余人臣却不用跟他们费口舌了。”

玄宗点头道:“既如此,你想做你就做,朕同意了便是。”

王源没想到玄宗这么轻易便同意了自己的建议,颇感意外。本来王源还以为需要跟玄宗费一番口舌解释,甚至拿出军务自专的话来堵住玄宗反对的话。但现在看来,却是多虑了。

玄宗同意的很干脆,倒让王源甚是意外,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提议其实正中玄宗的下怀。玄宗并不相信王源所言的什么叛军会内乱,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话,玄宗将王源此举一概视为糊弄自己的鬼话。

在玄宗看来,王源无非便是不想攻下长安,不想积极平叛罢了。因为一旦攻下长安,夺回洛阳,自己便将离开成都,脱离他王源的控制。而且一旦平叛结束,他王源还好意思当这个平叛大元帅么?他还能阻止禁军的重建,各地节度兵马的重建么?王源此举无非是想困住自己,以忠君之名,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实。

而玄宗不假思索的同意了王源这个近乎荒唐的建议的原因便是玄宗寄于厚望的借兵攻长安之事。本来若王源的大军在长安以东驻扎,即便李瑁和回纥人达成借兵的协议,郭子仪和李光弼有了足够的实力拿下长安,那也是一件棘手之事。王源的神策军就在长安旁边,一旦郭李攻城,神策军一定不会袖手。长安城攻下后,谁的兵马先占领长安城控制住长安城还是个未知数。而玄宗借兵的目的便是要郭子仪和李光弼先一步控制长安城,这样王源的兵马便不会被允许进入城中,从而达到自己回到长安之后摆脱王源的控制的目的。那么难题就在王源的神策军若一直在长安左近的话,这个计划是很难奏效的。

玄宗本来正在焦虑于借兵成功之后该如何找个理由让王源的神策军调离长安一线,从而给郭子仪和李光弼占领长安城的机会的事情。该以何种理由说服王源的兵马调离,而不至于让王源产生会怀疑。现在王源却自己上门来提出了退兵的想法,玄宗差点就没忍住笑出声来。老天开眼,否极泰来,自己是天子子,老天都会在关键的时候帮着自己解决难题,这充分说明自己受天之眷顾,大唐气数尚在,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王源离去后,玄宗在屋子里大笑出声,忽而诗兴大发,急命内侍铺纸磨墨,挥笔作诗一首: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古代名伶娱乐圈卖艺[古穿今]  绑定游戏后拐男友回村种田  人格战争  从质子到储君:扶苏的逆袭之路  神明的体温  令使很好,所以归巡猎了[星铁]  那年童趣  重生之最佳再婚  女配造反称帝(基建)  你曾踏月而来  校草他为何这样  [HP]魔王与她的爪牙在霍格沃茨  穿越抗战之我是疯子  同时成为仙尊和魔尊的毛茸茸女儿  娇妻难逃  重生之最强弃少  他儿子有个亿万首富爹  紫金套装  万人嫌真少爷上恋综摆烂爆红  [足球]豪门队长想退役  

热门小说推荐
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

一部奥地利的复兴之路,一部哈布斯堡家族的奋斗史!!!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复兴了!!!已完本老书地中海霸主之路,新书逐道在诸天,欢迎大家加入。欢迎加入新海月1书友群,群聊号码688510445(本故事纯属虚构,揭露帝国主义黑历史)...

武林店小二

武林店小二

江湖日报讯肯麦郎连锁客栈享誉大明各府,其总部却是京城一家名为来福的小客栈。来福客栈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即便费用高昂,上到各派掌门下到江湖游侠,都挤破脑袋想去来福客栈吃顿饭。记者有幸请到武林盟主,揭开来福客栈的秘密!来福客栈日常一幕少林方丈,你怎么吃饭不给钱啊?偶弥陀佛,出家人身无分文,这顿饭可否算作化缘?不行!武当掌门没钱吃饭,还在后院洗碗呢!你若不给钱,就去洗茅房!来福客栈日常二幕丐帮长老,瞧你样子就没钱吃饭,你来客栈干啥?听闻来福客栈可以拿东西抵押,我这里有本上乘的秘...

我和大圣是兄弟

我和大圣是兄弟

王虎穿越了,而且悲催的成了五指山下的一只老虎。我去,这是要做猴哥虎皮裙的节奏?王虎表示不服。作为一只21世纪穿越来的新时代老虎,怎么着也要和猴哥拜把子,做兄弟啊!此时此刻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马上就满五百年,再有十年,波澜壮阔,影响三界格局的西天取经之旅就要开始,看王虎如何在其中搅动三界风云,与猴哥一起再掀万...

凌天至尊

凌天至尊

最强系统,我就是最强!还有谁?叶风看着众多的天骄,脸色淡定无比!获得最强系统,经验可复制对方的功法神通,可升级功法神通品阶无所不能,唯有最强!碾压苍穹,打爆世间一切不服者!...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